福建泉州,這座擁有深厚文化底蘊與雄厚紡織鞋服產業基礎的中國服裝名城,正全力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時尚化邁進。職業院校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產業升級對職業院校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順應傳統紡織服裝產業向高設計含量、高附加值時尚創意產業轉型發展的趨勢,以“向新求質”為理念,與九牧王、柒牌、三六一度等龍頭企業聚焦時尚產業對服裝人才的新需求,聯合老牌軍工服裝強校——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南北協同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之路,為泉州實現從“服裝制造大市”向“中國服裝名城”的跨越發展注入高技能人才動力。
閩臺合作:傳承地域文化新時尚
服裝是時尚的載體,更是文化的符號。泉州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這些文化元素為服裝設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注重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和傳承地域文化,針對本土品牌升級、“國潮”文化興起等對產業人才的需求,提出“特色文化入課堂”的培養思路。整合臺資企業協會、泉臺傳統文化交流協會、臺資服飾企業等資源,將閩臺文化、非遺引入專業人才培養,依托課程、項目實施,將其轉化成教學和實踐內容,與現代時尚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蘊的服裝作品。學校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設計創新能力,為泉州打造中國服裝名城注入獨特的文化魅力,彰顯本土品牌的時尚影響力。
以“學”為核心,以“賽”為抓手,以“創”為路徑,將“學賽創”融合聯動,推進一體化學習,是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專業人才培養的一大亮點。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服裝設計大賽、技能競賽、服裝展演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服裝創意設計和實踐操作能力。同時與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跨校際交流,共同提升兩校服裝人才培養質量。截至2025年,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已連續15年與行業協會、本地服裝企業共同舉辦時裝周,邀請本地服裝龍頭企業代表、臺資服裝企業代表、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等兄弟院校到場觀摩指導。在剛結束的2025經貿學院時裝周中,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的學生以“宋元泉州”為靈感,將非遺融入現代剪裁,讓傳統與時尚碰撞、匠心與創意交融,充分展現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觀眾奉上一場沉浸式視覺盛宴。
南北合作:對準產業升級“靶心”
產業發展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導向標。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與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前身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早在2008年就開始進行服裝專業人才培養和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按照“研發—生產—終端”的產業鏈得出“服裝設計+服裝技術+服裝營銷”的培養定位。近年來,聚焦“互聯網+”時代和消費升級背景下對時尚服裝創新人才的新需求,學校進一步將虛擬仿真設計、數字化營銷等新技術融入教學,基于服裝產業典型工作任務對應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形成“一條主線,分方向個性發展”的課程體系,即以“服裝設計—服裝制版—服裝工藝制作”為主的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及“特色化服裝設計+智能化服裝技術+數字化服裝營銷”3個方向課程。這種對接產業需求、兼具個性化的培養定位和課程體系不僅滿足了服裝專業學生對不同方向的興趣和發展需求,還為紡織服裝行業培養了適應產業升級轉型變化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課程內容對接技術前沿、實訓標準對接崗位能力、認證體系對接職業發展是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專業精準育人的實施路徑。在模塊化課程體系中,學校引入3D數字化設計、人工智能AI設計、服裝智能生產管理、3D數字化建模等課程,幫助學生掌握產業升級急需的新技術;在項目化實訓過程中,與九牧王、柒牌、三六一度等本地服裝龍頭企業,晉江萬裕達、泉州婚之舫婚紗公司等臺資服裝企業合作,引入行業企業標準,培養學生樹立“進實訓室即進車間,作品即產品”的意識,強化崗位實戰能力;在職業化能力認證中,推行“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行業認證”模式,將服裝陳列設計、智能生產管理師等證書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助力服裝專業學生技能提升和高質量充分就業,使其更好地適應未來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需求。
產教融合:打造協同育人“聯合體”
產教融合既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內在要求,更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與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柒牌集團有限公司、三六一度(中國)有限公司、鴻星爾克實業有限公司等20余家知名服裝企業,建立南方校企合作實踐基地。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與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設立際華集團職業裝研究院試制基地。以項目實施、現代學徒制等形式,為師生“產、學、研”合作、實習實訓、畢業設計及服裝技能競賽提供設備、技術支持,校企雙師使用真實項目開展浸潤式實景、實操、實地教學實踐,學生通過真實項目切實強化實踐能力。在實踐教學中,兩校結合地方產業、地域文化特點開展交流和協同育人,將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嚴謹規范、質量為先的軍工精神與愛拼敢贏、開拓拼搏的閩商精神融入實戰訓練,強化學生工匠精神、勞模精神與職業操守。價值塑造和實踐教學的雙軌培養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與綜合能力。近年來,兩校服裝專業學生累計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服裝創意設計與工藝賽項國家級獎項11項,充分體現了人才培養的成效。
校企師資隊伍是人才培養的保障。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與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依托產教融合共同體、數字經濟產教聯盟,通過雙聘雙掛、雙導師制、人才引進等方式跨學校、跨區域、跨企業組建教學團隊,逐步形成了一支由教育部名師、桐江學者、省市技術技能大師共同領銜、南北學校聯動、閩臺企業協同的“名師引領、骨干支撐、專兼結合、梯度合理”的雙師雙能教學團隊。目前,團隊內擁有1名教育部名師,1名全國服裝行業技術能手、省級十佳制版師,1名省級十佳設計師、泉州技能大師、泉州名師工匠。近5年,教學團隊累計獲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門。
人才培養:助力中國服裝名城發展
泉州紡織服裝產業作為泉州第一大支柱產業,從“制造”邁向“智造”與“創造”,從“規模紅利”轉向“價值紅利”,是一場深刻的蝶變。這場蝶變的核心動能,必然是人才。在這個進程中,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作為本地高校,扎根立足于區域服裝產業發展需求,從“向新”與“求質”兩個維度出發,通過理念、技術、模式的創新以及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踐教學的優化,為行業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這些人才將成為泉州時尚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推動產業從傳統的制造加工向高端設計、品牌營銷等高附加值領域轉型升級,助力泉州在時尚產業的舞臺上綻放光彩。
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實踐,不僅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突破,更是對“向新求質”教育理念的踐行,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為地方高校及全國的服裝專業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未來,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與高校和企業的深度合作交流,不斷提升服裝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泉州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裝名城而不懈努力。
(作者:熊毅 趙思思)信息來源: 《光明日報》2025年07月14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