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能綜合實訓裝置,電子技術創新實訓裝置
2025-06-07 11:08你是否曾困惑于電子專業學生理論扎實卻無法快速上手實際項目?企業是否常抱怨新員工需要長時間重新培養?電子技能綜合實訓裝置,正是為解決這一核心痛點而生的教學革命性工具。它突破了傳統實驗箱的局限,將碎片化的知識模塊整合為真實、系統化的工程訓練平臺,成為銜接課堂與產業的堅實橋梁。
電子技能綜合實訓裝置并非單一設備,而是一個高度集成、模塊化設計的綜合訓練系統。它通常融合了基礎電路搭建區、單片機開發平臺、傳感器與執行器接口、電源管理模塊、信號測量單元,甚至工業通信協議模擬功能。其核心價值在于高度模擬真實電子產品的研發、調試與維護全流程。在這個平臺上,學生能親手完成從電路原理圖設計、元器件選型焊接、程序燒錄調試到整機功能測試的全部環節,體驗完整的電子產品開發生命周期。
傳統電子實訓常面臨三大困境:設備功能單一、知識點割裂;器件老舊脫離產業實際;實踐項目缺乏工程復雜度。電子技能綜合實訓裝置的出現,成為解決這些痛點的關鍵方案:
模塊自由拓展: 基礎板搭配專用擴展模塊(如物聯網、電機控制、FPGA),平臺可隨技術發展升級,避免設備快速淘汰。
真實工業級元器件: 采用與產業界一致的電子元器件與接口標準,學生接觸的就是未來工作中的真實對象。
復雜系統集成訓練: 支持跨模塊項目開發,例如設計一個基于STM32的智能環境監測系統,涉及傳感器數據采集、核心處理、無線通信與執行控制,培養系統性工程思維。
該裝置的核心優勢在于其強大的綜合性與實戰性:
技能融會貫通: 學生在單一平臺上即可實踐模擬/數字電路、單片機編程、PCB設計、傳感器應用、故障診斷等核心電子技能,打破學科壁壘。
項目驅動學習: 支持從基礎驗證實驗到復雜創新項目的全梯度訓練。項目庫覆蓋智能家居、工業控制、物聯網等熱門領域,極大提升學習動機與工程視野。
培養核心職業能力: 在反復的調試、排故、優化過程中,錘煉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這些是工程師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無縫對接產業需求: 平臺使用的工具鏈、開發環境、器件選型標準與業界高度一致,顯著縮短畢業生崗位適應期,提升就業競爭力。
從應用層面看,電子技能綜合實訓裝置已成為高等院校、職業院校電子、自動化、物聯網等相關專業的核心教學裝備。在“新工科”建設與產教融合政策推動下,它支撐著理實一體化課程改革、1+X證書制度落地、技能競賽培訓及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對學習者而言,借助這一平臺,能高效構建從理論到產品的完整知識鏈條,積累寶貴的項目經驗,在激烈就業市場中贏得先機。
電子技術創新實訓裝置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緊密結合實際生產和職業崗位的技能要求,人性化的細節設計,引入工程系統設計概念,注重產品的通用性與升級性,使得設備整體簡潔大方,使用靈活方便,牢固耐用。
電子技術創新實訓裝置可完成中小型電子產品的裝配、調試和檢修等實訓,使學生掌握電子產品裝配和調試的基本技能,同時可滿足進行電子制作、電子設計大賽、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的實訓要求。
二、技術指標
1、工作電源:單相三線 AC 220V±10% 50Hz
2、溫度:-10~40℃;環境濕度:≤90%(25℃)
3、外形尺寸:長×寬×高=1600mm×800mm×2000mm
4、整機功耗:≤1KW
5、安全保護措施:具有接地保護、漏電保護功能,安全性符合相關的國標標準。采用高絕緣的安全型插座及帶絕緣護套的高強度安全型實驗導線。
三、功能構成
該設備主要由工作臺、實訓屏、工具柜、電路實訓模塊
1、工作臺:主體結構全部采用高性能表面氧化的鋁型材及一次成型鋁壓鑄框架連接構件,連接構件采用壓鑄成型工藝(非焊接工藝),經機加工、拋丸、噴砂,表面靜電噴涂工藝,安裝方便、快捷,用戶可自行DIY組裝。桌體立柱采用工業鋁型材成型工藝,表面氧化處理,截面尺寸:70×70mm,四面帶槽,槽寬約8mm,端部配套塑料堵頭固定安裝萬向輪,方便實驗臺挪動及擺放。整機既堅固耐用,美觀大方。
桌面采用25mm厚高密度纖維板,桌面直嵌無異味絕緣膠墊,絕緣截面封邊,桌面具有耐磨、抗靜電及易清潔等特點,桌面尺寸1600×800×25mm,桌面底部固定在40mm高度的鈑金襯板,鈑金襯板再與壓鑄構件固定支撐腳立柱型材,使實驗臺和桌面結合更加牢固。整體高度按人體工程學要求設計為800mm±20mm,滿足2名學生同時的操作空間。儀器臺面尺寸≥1500×340×25mm,采用3mm的鈑金固定主結構立柱,臺階高度285mm,傾斜防滑落設計,滿足擺方常用儀器的要求,也可以擺放電腦顯示器。
桌面下方裝有儲物抽屜和鍵盤托盤,抽屜尺寸≥650×360mm,鍵盤托盤≥640×360mm,可左右互換。采用靜音式滑軌,表面經純環氧樹脂塑粉高溫固化處理。桌底側梁可裝電腦主機托盤,可選左側或右側安裝。
2、實訓屏:安裝于儀器臺面下方,裝配有220V交流電源輸出12路:接口采用10A/250V五孔防水插座,分別位于實訓屏前面板和頂面板,由過載開關分2路控制。頂部電源可用作示波器、信號源、電腦主機等儀器使用。面板電源可做為電烙鐵、熱風焊臺、電源模塊工作電源等。
照明:在實訓臺頂部和儀器臺面下方,控制屏左右同事設置開關控制。
靜電手環報警器:內置防靜電設備報警器2路:實時監測操作人員的靜電設備佩戴情況及地線的接入大地情況,遇異常狀況立刻自動警報。
3、網孔工具掛板:二階桌面上方掛放網孔板,網孔大小10mm×10mm,網孔數大于等于35×9個,搭配6只100mm掛鉤,及磁吸條。
4、工具柜:不含輪尺寸 720mm×500mm×485mm(長×深×高),用優質冷軋鋼板焊接而成,表面靜電噴塑。工具柜下裝帶剎車的萬向輪,使工具柜可以隨意固定和移動,可放置實訓電路板、元器件、工具、耗材等。
5、單元電子電路模塊
該模塊將實際應用中單元電路模塊化。學生通過模塊間的搭接,很方便就能搭建成各種實際產品,模塊搭成產品的范圍涉及家電,工業,無線等方面內容。
單元模塊電路包括傳感器,信號處理,顯示,執行本體,接口電路,微處理器、通信等模塊。
模塊都采用透明盒裝配,模塊間采用排插和接線柱連接,使實訓模塊能夠靈活按教學要求或競賽要求搭建成各種實際產品。線路板統一采用藍色作為底色,清爽直觀。
連接采用銅制插孔和8腳白色排針,連接方便靈活。大部分電子元器件都為貼片封裝,布局經湊。
提供單片機下載軟件一套。軟件支持的單片機有STC90C58RD+,ATmega32,STM32,能為這3種單片機燒寫程序。
電源模塊設計了防電源接反電路,可以有效防止由于電源接反燒壞模塊。
6、NI Multisim軟件(拷貝版)
NI Multisim結合了直觀的捕捉和功能強大的仿真,能夠快速、輕松、高效地對電路進行設計和驗證。憑借NI Multisim,可以立即創建具有完整組件庫的電路圖,并利用工業標準SPICE模擬器模仿電路行為。借助專業的高級SPICE分析和虛擬儀器,您能在設計流程中提早對電路設計進行的迅速驗證,從而縮短建模循環。與NI LabⅥEW和SignalExpress軟件的集成,完善了具有強大技術的設計流程,從而能夠比較具有模擬數據的實現建模測量。學生可以用其進行電路的仿真與教學結論的補充驗證,幫助快速理解與驗證電路的正確性。
7、NI LabVIEW軟件(拷貝版)
LabVIEW是一種用圖標代替文本行創建應用程序的圖形化編程語言。傳統文本編程語言根據語句和指令的先后順序決定程序執行順序,而 LabVIEW 則采用數據流編程方式,程序框圖中節點之間的數據流向決定了VI及函數的執行順序。VI指虛擬儀器,是 LabVIEW 的程序模塊。LabVIEW 提供很多外觀與傳統儀器(如示波器、萬用表)類似的控件,可用來方便地創建用戶界面。用戶界面在 LabVIEW 中被稱為前面板。使用圖標和連線,可以通過編程對前面板上的對象進行控制。采用圖形化編程界面,簡單易學,訓練學生的編程思維,并可結合硬件采集平臺以及電子電路焊接與智能檢測系統模塊既可以練習編程,又可以訓練電路焊接能力。
電子技能綜合實訓裝置并非單一設備,而是一個高度集成、模塊化設計的綜合訓練系統。它通常融合了基礎電路搭建區、單片機開發平臺、傳感器與執行器接口、電源管理模塊、信號測量單元,甚至工業通信協議模擬功能。其核心價值在于高度模擬真實電子產品的研發、調試與維護全流程。在這個平臺上,學生能親手完成從電路原理圖設計、元器件選型焊接、程序燒錄調試到整機功能測試的全部環節,體驗完整的電子產品開發生命周期。
傳統電子實訓常面臨三大困境:設備功能單一、知識點割裂;器件老舊脫離產業實際;實踐項目缺乏工程復雜度。電子技能綜合實訓裝置的出現,成為解決這些痛點的關鍵方案:
模塊自由拓展: 基礎板搭配專用擴展模塊(如物聯網、電機控制、FPGA),平臺可隨技術發展升級,避免設備快速淘汰。
真實工業級元器件: 采用與產業界一致的電子元器件與接口標準,學生接觸的就是未來工作中的真實對象。
復雜系統集成訓練: 支持跨模塊項目開發,例如設計一個基于STM32的智能環境監測系統,涉及傳感器數據采集、核心處理、無線通信與執行控制,培養系統性工程思維。
該裝置的核心優勢在于其強大的綜合性與實戰性:
技能融會貫通: 學生在單一平臺上即可實踐模擬/數字電路、單片機編程、PCB設計、傳感器應用、故障診斷等核心電子技能,打破學科壁壘。
項目驅動學習: 支持從基礎驗證實驗到復雜創新項目的全梯度訓練。項目庫覆蓋智能家居、工業控制、物聯網等熱門領域,極大提升學習動機與工程視野。
培養核心職業能力: 在反復的調試、排故、優化過程中,錘煉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這些是工程師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無縫對接產業需求: 平臺使用的工具鏈、開發環境、器件選型標準與業界高度一致,顯著縮短畢業生崗位適應期,提升就業競爭力。
從應用層面看,電子技能綜合實訓裝置已成為高等院校、職業院校電子、自動化、物聯網等相關專業的核心教學裝備。在“新工科”建設與產教融合政策推動下,它支撐著理實一體化課程改革、1+X證書制度落地、技能競賽培訓及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對學習者而言,借助這一平臺,能高效構建從理論到產品的完整知識鏈條,積累寶貴的項目經驗,在激烈就業市場中贏得先機。
DBG-5 電子技術創新實訓裝置

參考圖片
一、概述
參考圖片
電子技術創新實訓裝置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緊密結合實際生產和職業崗位的技能要求,人性化的細節設計,引入工程系統設計概念,注重產品的通用性與升級性,使得設備整體簡潔大方,使用靈活方便,牢固耐用。
電子技術創新實訓裝置可完成中小型電子產品的裝配、調試和檢修等實訓,使學生掌握電子產品裝配和調試的基本技能,同時可滿足進行電子制作、電子設計大賽、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的實訓要求。
二、技術指標
1、工作電源:單相三線 AC 220V±10% 50Hz
2、溫度:-10~40℃;環境濕度:≤90%(25℃)
3、外形尺寸:長×寬×高=1600mm×800mm×2000mm
4、整機功耗:≤1KW
5、安全保護措施:具有接地保護、漏電保護功能,安全性符合相關的國標標準。采用高絕緣的安全型插座及帶絕緣護套的高強度安全型實驗導線。
三、功能構成
該設備主要由工作臺、實訓屏、工具柜、電路實訓模塊
1、工作臺:主體結構全部采用高性能表面氧化的鋁型材及一次成型鋁壓鑄框架連接構件,連接構件采用壓鑄成型工藝(非焊接工藝),經機加工、拋丸、噴砂,表面靜電噴涂工藝,安裝方便、快捷,用戶可自行DIY組裝。桌體立柱采用工業鋁型材成型工藝,表面氧化處理,截面尺寸:70×70mm,四面帶槽,槽寬約8mm,端部配套塑料堵頭固定安裝萬向輪,方便實驗臺挪動及擺放。整機既堅固耐用,美觀大方。
桌面采用25mm厚高密度纖維板,桌面直嵌無異味絕緣膠墊,絕緣截面封邊,桌面具有耐磨、抗靜電及易清潔等特點,桌面尺寸1600×800×25mm,桌面底部固定在40mm高度的鈑金襯板,鈑金襯板再與壓鑄構件固定支撐腳立柱型材,使實驗臺和桌面結合更加牢固。整體高度按人體工程學要求設計為800mm±20mm,滿足2名學生同時的操作空間。儀器臺面尺寸≥1500×340×25mm,采用3mm的鈑金固定主結構立柱,臺階高度285mm,傾斜防滑落設計,滿足擺方常用儀器的要求,也可以擺放電腦顯示器。
桌面下方裝有儲物抽屜和鍵盤托盤,抽屜尺寸≥650×360mm,鍵盤托盤≥640×360mm,可左右互換。采用靜音式滑軌,表面經純環氧樹脂塑粉高溫固化處理。桌底側梁可裝電腦主機托盤,可選左側或右側安裝。
2、實訓屏:安裝于儀器臺面下方,裝配有220V交流電源輸出12路:接口采用10A/250V五孔防水插座,分別位于實訓屏前面板和頂面板,由過載開關分2路控制。頂部電源可用作示波器、信號源、電腦主機等儀器使用。面板電源可做為電烙鐵、熱風焊臺、電源模塊工作電源等。
照明:在實訓臺頂部和儀器臺面下方,控制屏左右同事設置開關控制。
靜電手環報警器:內置防靜電設備報警器2路:實時監測操作人員的靜電設備佩戴情況及地線的接入大地情況,遇異常狀況立刻自動警報。
3、網孔工具掛板:二階桌面上方掛放網孔板,網孔大小10mm×10mm,網孔數大于等于35×9個,搭配6只100mm掛鉤,及磁吸條。
4、工具柜:不含輪尺寸 720mm×500mm×485mm(長×深×高),用優質冷軋鋼板焊接而成,表面靜電噴塑。工具柜下裝帶剎車的萬向輪,使工具柜可以隨意固定和移動,可放置實訓電路板、元器件、工具、耗材等。
5、單元電子電路模塊
該模塊將實際應用中單元電路模塊化。學生通過模塊間的搭接,很方便就能搭建成各種實際產品,模塊搭成產品的范圍涉及家電,工業,無線等方面內容。
單元模塊電路包括傳感器,信號處理,顯示,執行本體,接口電路,微處理器、通信等模塊。
模塊都采用透明盒裝配,模塊間采用排插和接線柱連接,使實訓模塊能夠靈活按教學要求或競賽要求搭建成各種實際產品。線路板統一采用藍色作為底色,清爽直觀。
連接采用銅制插孔和8腳白色排針,連接方便靈活。大部分電子元器件都為貼片封裝,布局經湊。
提供單片機下載軟件一套。軟件支持的單片機有STC90C58RD+,ATmega32,STM32,能為這3種單片機燒寫程序。
電源模塊設計了防電源接反電路,可以有效防止由于電源接反燒壞模塊。
6、NI Multisim軟件(拷貝版)
NI Multisim結合了直觀的捕捉和功能強大的仿真,能夠快速、輕松、高效地對電路進行設計和驗證。憑借NI Multisim,可以立即創建具有完整組件庫的電路圖,并利用工業標準SPICE模擬器模仿電路行為。借助專業的高級SPICE分析和虛擬儀器,您能在設計流程中提早對電路設計進行的迅速驗證,從而縮短建模循環。與NI LabⅥEW和SignalExpress軟件的集成,完善了具有強大技術的設計流程,從而能夠比較具有模擬數據的實現建模測量。學生可以用其進行電路的仿真與教學結論的補充驗證,幫助快速理解與驗證電路的正確性。
7、NI LabVIEW軟件(拷貝版)
LabVIEW是一種用圖標代替文本行創建應用程序的圖形化編程語言。傳統文本編程語言根據語句和指令的先后順序決定程序執行順序,而 LabVIEW 則采用數據流編程方式,程序框圖中節點之間的數據流向決定了VI及函數的執行順序。VI指虛擬儀器,是 LabVIEW 的程序模塊。LabVIEW 提供很多外觀與傳統儀器(如示波器、萬用表)類似的控件,可用來方便地創建用戶界面。用戶界面在 LabVIEW 中被稱為前面板。使用圖標和連線,可以通過編程對前面板上的對象進行控制。采用圖形化編程界面,簡單易學,訓練學生的編程思維,并可結合硬件采集平臺以及電子電路焊接與智能檢測系統模塊既可以練習編程,又可以訓練電路焊接能力。